100%

  ●寓圃雜記卷第二

  宣中書不愛財

  呂尚書通變

  宣宗幸楊文貞公第

  劉觀院判

  金陵伊氏

  羅侍郎

  徐司馬

  李祭酒忠諫

  李祭酒荷枷

  英國公聽講

  金陳二先生

  胡忠安公

  通州給糧

  吴文肅公卻金詩

  尤先生

  楊先生德量

  五子代死

  陳太保厚德

  陳御史嚴冷

  ○宣中書不愛財

  嘉定宣嗣宗,為人溫雅恬澹,初授中書舍人,進禮部郎中,仍掌制誥。一日,宣廟幸文淵閣,喜甚,以銀錢撒地,令諸從官競取,惟手疾者多得。嗣宗俟諸臣取畢,徐拾一文,上顧之曰:「此秀才不愛財耶。」因以重幣賜之。 【 嗣宗中亦遭貶斥, 【 此句以下原本脫,據紀錄彙編本補。】 不久復官,卒于京。學士南郡楊公哭之以詩。】

  ○呂尚書通變

  尚書呂震有通才,掌禮、兵、刑三部事。太宗將北征沙漠,命洗馬姚撰祭文,姚書題作祭寶纛文上進,上大怒,曰:「何舞文如此!」命置姚于獄,俟旋師行譴。師行至榆木川宴駕。仁宗登極,命震治此獄。震擬進曰:「本名旗纛,姚寫作寶纛,係是字體差訛,當得某罰。」上遂從而解之。

  ○宣宗幸楊文貞公第

  宣德中, 【 「宣德中」,紀錄彙編本作「宣德五年」。】 駕幸少師楊士奇第,夜已二皷,士奇驚起朝服而迎。但見儀從塞屋,香氣絪縕,不知上所在,惟面北而拜不已。上方倚東闌看月,笑而呼曰:「士奇,朕在此。」所賜已充庭矣。頃之,屏去左右,有所問,人皆不得聞。遂起。錡少時聞崑山衞靖中書言之。

  ○劉觀院判

  太醫院院判劉觀,字士賓,常侍太宗左右。 【 紀錄彙編本作「太醫院判劉公士賓,余妻祖也。永樂初,侍太宗左右,甚見信愛」。】 大暑中,上方束一帶,乃片腦合成者。 【 紀錄彙編本作「乃龍腦合成者」。】 問公曰:「此帶何如?」即奏曰:「片腦性寒傷腎,惟有香耳。」上遽命解去。又,上晚得中風疾,常服麝腦諸香藥。又問曰:「可服此否?」公曰:「香藥如油入麵,終不能出。」上遂罷。公之見信如此。蓋由潛邸之舊人也。

  ○金陵伊氏

  金陵伊氏,家豐裕,人亦謹厚。仁宗在青宮,屢取給于其家,伊氏絕口不與人言。登極後,即擢其子恒為營膳所官。仁宗上仙,張太后追思其事,遂進為尚寶少卿。本朝尚寶官雖五品,最為近侍,非勳舊之子不得居也。

  ○羅侍郎

  宣德中,吉水羅公汝敬剛直不屈,為權貴所擠,以工部侍郎兼翰林修撰,出使交趾回,過吴中,適大理卿熊槩巡撫,肆作威福。大家巨族少被誣構, 【 紀錄彙編本作「大家巨族,凡被誣者」。】 隨至抄沒,寃號之聲,上聞於天。公見而不忍,且與槩有鄉里之好,出以陰隲為諭,槩岸然不省,為之益甚。公至京謁見,陳使事畢,具以槩事奏上,其言甚切。上覽之惻然曰:「事有甚於此者!」即日召槩回,以周文襄往代。自此東南荐安矣。錡六歲時,侍先君可竹府君之側,聞與客言公事甚詳,若有感荷之意。不幸早孤,其詳不復記憶,止記疏中有「暫疏法網」一言,因書其大槩。且聞羅之使有一僕,死于交,其王範一金人與僕身略等,用以償公,公拒而不受。其奉使得體又如此云。

  ○徐司馬

  大司馬江陰徐公孟晞,三考皆兵科。初授兵部主事,次進員外郎、郎中, 【 「員外郎」,原本脫「郎」,據紀錄彙編本補。】 又進侍郎。正統初,以征雲南功為尚書。一生仕宦,惟掌兵事,亦奇也。公有德量,為吏時,人奉財者多不取,或反出以資之。後雖居八座,清儉自卑,常若寒士,卒于位。子以公軍功襲蔭,官至通政使致仕,甚有父風。

  ○李祭酒忠諫

  翰林侍講李時勉進諫,仁宗大怒,命左右以金爪拉其脇,拽出下獄。大學士楊士奇遇于外朝,因以燒酒灌之,得不死。宣宗登極,召時勉入,遙見,即以手捋臂而怒曰:「汝何激惱先帝而致崩邪!」時勉曰:「臣言制中不宜屢進嬪妃,太子不可遠離膝下。」并諸大事,云云。上怒少解。不久,釋其獄。方仁宗上賓,宣宗在南京得報,甚危急,今聞其言亦有感也。

  ○李祭酒荷枷

  正統間,李時勉為祭酒,多所造就,六堂師生,敬而愛之,私號曰古廉先生。又擬其有滄海之量、父母之心,亦不為過也。中官王振生辰,諸大臣皆往賀,先生獨不往。振銜之,坐以擅斫文廟前古木為不敬,特置「百斤枷」,命枷先生與司業趙琬、掌饌金鑑。有一枷特重數斤,為先生設也。金曰:「鑑年頗壯,當荷此。」先生曰:「老夫筋骨甚堅。」即以自荷。諸生司馬詢等數百人上章伏闕願代,三日方得蘇,稍遲皆死矣。不半年,懇求致仕,振猶以為恨,削其恩禮焉。

  ○英國公聽講

  正統十一年,太師英國公暨侯伯二十餘人早朝畢,奏曰:「臣等皆武夫,不諳經典,願賜一日假,詣國子監聽講。」上命以三月三日往。於是,太師率諸侯伯至日到監,所攜茶湯果餅之類甚豐。祭酒李先生命諸生立講五經各一章。講罷,設酒饌奉欵。諸侯伯讓曰:「授教之地,皆就列坐。」惟太師與先生抗禮。飲甚歡。太師屢辭,先生曰:「秀才家飯,不易措置,願太師少寬。」後命諸生歌鹿鳴之詩,賓主雍雍,抵暮而散。此所太平盛事也。

  ○金陳二先生 【 金聲玉振集本作「俞先生知人」。】

  金先生問、陳先生繼,少時皆從俞先生貞木游。 【 金聲玉振集本作「都昌令俞先生貞木,有學行,吴中從學者甚衆,若金公問、陳公繼皆出門下」。】 先生日錄多書金、陳二先生某日講某書,某日作某文,頗優待之。嘗謂王文靖公汝玉曰:「二生學問略相似,金之名位過陳遠矣。」故兩先生皆以白衣薦,陳為翰林檢討,不久而歸,金至禮部侍郎,享福祿榮名者甚久。俞之孫嗣嘗以日錄示余。

  ○胡忠安公

  忠安胡公濙,宣宗朝為禮部尚書。宮中屢有封冊,必先命于公,或有不當,必奏,曰:「臣掌天下大禮,一不合宜,遺譏萬世,臣不敢奉詔。」上亦為之中止。公大節甚明,惟於胡皇后之廢,孫皇后之立,不能匡救。多受莊田閽者之賜,於心不能無愧焉。

  ○通州給糧

  通州在京城南四十餘里,常積糧數百萬石。己巳之變,胡虜南侵,諜至云:欲先據此地。諸大臣議,將焚其倉廩。適周文襄公忱朝京,陳禧敏公鎰為憲長,因諮其計,文襄曰:「何至如此?宜檄示在京官軍旗校,預給一歲之食,令自往支,則糧歸京師,又免輦運之費。」諸臣如其計。不數日,通州皆空。虜至,無所獲而去。其通變如此。 【 「其通變如此」,原本脫,據紀錄彙編本補。】

  ○吴文肅公卻金詩

  吴文肅公訥為御史時,巡按貴州回,三司遣人賫黃金百兩追送至夔府,公不起封,就題其上還之。詩曰:「蕭蕭行李向東還,要過前途最險灘。若有贓私并土物,任他沉在碧波間。」廉而不激如此。

  ○尤先生

  鄉先生尤安禮,字文度,太宗授以祭酒,奏曰:「臣無德。」又命為都憲,又奏曰:「臣無材。」遂擢為貴州參議。罷官歸吴。有一子,先生命之洒掃,子執篲以問曰:「大人,地從何處掃起?」可見其家謙厚之風也。

  ○楊先生德量

  楊先生翥為修撰,居京師。隣家有失雞者,指其姓而罵,家人以告。先生曰:「坊市中不獨我一家姓楊。」又一隣,居甚隘,雨至必從先生家出水,甚受其污濕之患。家人復告,先生解之曰:「晴乾日多,雨落日少。」其德量類此。

  ○五子代死

  大理卿薛瑄有德有學,人稱為「山西夫子」。王振怪其不肯出入門下,坐以聽信僚屬,故出死罪,法當大辟。將殺之,有子五人爭請代死,因得免。振敗,復為大用。

  ○陳太保厚德

  陳鎰,字有戒,為人忠恕有容。正統初,自外臺擢副都御史,久鎮陝西,人民愛戴之。時王文為按察使,公知其廉,舉以自代,朝廷從其舉。久之,公與王相繼擢左都。王擢在後,反欲位公上。關中之鎮,王次當往,反欲擠公行。朝廷以二公皆名臣,制下,使一年一代,因為定規。王每遇公,即有忿然不樂之色。凡臺官之巡蘇者,必私命其伺察公家人子弟之所為,凡可以害公者,無所不至。公一無所較。景泰三年,又同進為太子太保。四年,公方以病在告,王即以言迫愶,公欣然請老。五年,王來蘇撫民,公在病中,不一臨問,更對人詆誚不已。識者皆鄙王之無量。六年,公薨。王已入閣。凡公之恩典,皆被其損。例贈太保,止贈少保,謚議文肅,易以僖敏,人頗不平焉。七年,英宗復辟,王為權臣所陷,遂致極刑。公人物修整,鬚如點漆。關中累年罹旱,自公之往,甘雨隨車。人甚愛公,稱為「黑胡爺爺」。景皇帝朝,文臣為公、孤者幾三十人,惟公一人無削奪貶竄之患,壽考令終,天之福善人從可知也,若其忠鯁在朝廷,恩惠在西陲,自有國傳。

  ○陳御史嚴冷

  陳御史祚,面目嚴冷, 【 「面目嚴冷」,紀錄彙編本作「天性剛毅」。】 雖家人亦不假辭色。宣德七年,進大學衍義,勸上曰:「勤聖學。」上大怒,抄劄其家,併捕其子姪瑄等,同下錦衣獄,各不得見者三年,備嘗苦楚。宣宗宴駕,釋出。祚乍見瑄等,略無憐惜之意。偶都堂顧佐來訪,祚命瑄等出拜,但曰:「祚素不能蔭此輩,為祚累至此。」惟此一言而已。遣瑄等歸,不問其生理。其少恩如是。